最近这段时间,P2P网贷正迎来史无前例的复杂局面,包括大量问题平台集中退出,欺诈平台相继跑路。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不过与此同时,包括监管以及学界在内的多方人士也开始呼吁要保护合规机构经营多年所积累的金融科技能力,因为这对于服务小微融资、振兴实体经济弥足珍贵。

那么,P2P是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近日,人人贷所属集团友信金服CEO、联合创始人张适时在《财经》撰文,对此作出解释。

张适时表示,小微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量级的资金需求,每个阶段应有不同的平台主体为之服务。例如在1-20万元的融资规模,处于小微企业的初创期,往往由更个体的方式来组织经营,例如夫妻店、个体户等。银行对此的覆盖能力较弱,长期以来是最难攻克的信贷额度区间。但目前以网贷(P2P)为核心的金融科技企业开始有能力为这样一类阶段性融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多集中于在20-100万元以及100万-500万元这两个区间。但银行本身的管理体系、制度结构和成本结构,决定了其服务大机构、大企业的天然特性。此外,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借款依然是以抵押担保为核心。而小微企业天生资本匮乏,很难有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品提供。

张适时认为,以网贷模式为主的金融科技企业,在解决小微企业主融资问题上的核心突破,在于20万元以内的小额经营性融资需求。这一额度区间,依然存在很大的服务空白。

不同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网贷模式不再以企业为单位评估风险,也无需抵押,更够更好的满足小微企业季节性、应急性的资金需求。与此同时,其采用的信用贷款模式,风险可控,能够保证商业可持续发展。

在张适时看来,小微企业的存活率很低,当其负债在笔均1万-20万元的水平时,即便企业失败,仍属于个体劳动力可以承受的负债范围。简单理解,例如借十万元钱,生意做不下去了,作为个体劳动力还可以去上班,通过工资来履行债务责任。但如果金额达到几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则是作为个体在生意失败之后也无力承担的,逾期风险陡然上升。

此外,对于小微企业主来说,网贷模式提供的资金成本是可负担的。张适时在文中称,由于风险定价的差异,网贷模式的资金成本要高于银行,这种差异也决定了网贷模式更适合为小微企业主的小额融资需求提供服务,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于大额融资的能力。一方面是由于小微企业主自身缺乏足够的财务能力,现金流管理往往很混乱,网贷通过等额本息且相对长的还款周期,“强制”帮助其进行了合理的资金规划,同时由于整体还款金额在20万元以内,并不巨大,使得月度还款压力变得可控。另一方面,虽相较银行成本略高,但相较之前除银行外无奈选择的民间高利贷来说,网贷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为小微企业主提供了远低于他们过往的贷款成本,以及更加标准化的专业服务。更低的资金成本,更高的资金可获得性,提高了这些小微企业的存活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的就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张适时在文末表示,无论是金融科技企业还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中国特有的数字普惠环境中,都应通过实践与创新和数据的应用,去挖掘满足那些对社会有正外部性价值的金融需求,并以合规的业务模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