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40元的小米还能买吗? 自从Deepseek爆火以后,一下点燃了中国股市,引起资本对中概科技股的价值重估,特别是涉及AI概念的。这里面确实要好好...
来源:雪球App,作者: 鱼三斤,(https://xueqiu.com/3525937384/323623226)
自从Deepseek爆火以后,一下点燃了中国股市,引起资本对中概科技股的价值重估,特别是涉及AI概念的。这里面确实要好好甄别下。 今天先来聊聊最近持续大涨的小米,也是2024年我所有持仓股票中投资收益最高的股票。小米在2024年股价翻倍涨了121%,今年以来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涨了29.57%,股价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了44.7港元。看起来势不可挡,到底该继续买入还是落袋为安呢?
当前估值是否高估?
- 对比自己: 当前44.7港元,对应市值约 1.12万亿港元,对应52.28倍市盈率,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 对比其业务所在的行业对比:1)手机硬件行业:平均PE约15-35倍(苹果38倍、三星12倍)2)智能汽车行业:特斯拉PE约170倍(高增长预期),比亚迪约30倍3)互联网服务:腾讯约25倍,阿里约25倍
结论:小米52倍PE显著高于硬件和互联网行业均值,接近智能汽车估值。若市场将小米视为“汽车+AIoT(物联网)+手机”的科技成长股,高估值可能隐含对汽车业务成功落地的预期,但需验证财务模型合理性。
但投资是投的未来,过去的成功不代表未来,小米的增长是否有可持续性呢?
短期来看,生态协同和汽车量产能力是关键,若30万辆目标达成且亏损可控,优势可维持;长期来看,需在自动驾驶、能源技术(如固态电池)上建立壁垒,否则可能陷入价格战。
我们基于乐观和悲观情况,分别估计看看:
1)乐观情况(市值3年翻倍):
小米汽车:2027年销量50万辆,毛利率18%,贡献利润90亿元小米手机:高端化成功,毛利率提升至18%,利润200亿元互联网服务:收入1,500亿元,毛利率65%,利润500亿元合计净利润约790亿元,给予PE 25倍,市值19,750亿元(约2,700亿美元)。
2)悲观情况:(市值持平或下跌):
汽车年销低于20万辆,持续亏损拖累现金流手机毛利率下滑至12%互联网增长放缓至10%合计净利润300亿元,PE 15倍,对应市值4500亿元(约620亿美元)。
对小米未来的成长估计结论:小米未来三年翻倍可能性存在,但依赖汽车业务超预期表现,若2025年30万辆目标达成且验证盈利模型,市场可能提前反应,推动市值向20000万亿港元迈进。
整体来看,当前短期股价已反映乐观预期,若汽车量产进展或手机份额不及预期,存在回调压力。长期来看,若小米汽车成为爆款(月销3万辆+),且手机毛利率稳步提升,市值翻倍可期。投资是自己的真金白银,所以我选择即使在悲观情况下也能有收获的模式。我在小米达到40.5港元时已减仓小米,计划小米每涨10-15%卖一部分,剩余不多的仓位留作观察仓。
今天就聊这么多,如果大家觉得本文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关注吧!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